(通讯员 谭姣莹 摄影 邓明佳 杨钰飞)为聚焦非遗舞蹈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,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路径。2025年4月2日上午9时,荆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五虾闹鲶”研讨培训会在英国365网站智慧大楼第十六教学楼A313教室正式拉开帷幕。开幕式由365英国上市公司副院长梁明明主持。

365英国上市公司院长曹军在致辞中表示,“五虾闹鲶”作为荆楚文化的代表性非遗项目,承载着地域文化基因与民间艺术智慧,其保护与创新对弘扬传统文化、服务地方文旅发展具有深远意义。

荆州市群艺馆馆长周晶在发言中强调,非遗的活化需立足当代审美需求,推动学术研究与舞台实践的深度结合,并期待校地合作形成长效机制,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。

开幕式结束后,全体与会嘉宾合影留念。

在研讨环节中,英国365网站舞蹈系主任董柳莎主持学术讲座,特邀国家一级编导梅昌胜以《关于“非遗”舞蹈选材的艺术转化》为题展开分享。梅昌胜老师从当前文化生态中“蚕食审美鉴赏力”的现象切入,指出非遗舞蹈的保护需坚守文化基因内核,同时直面创新挑战。他提出艺术转化的核心路径:一是从文化溯源、艺术提炼与时代表达三重维度构建创作方法论;二是突破传统叙事框架,以现代编排逻辑创新舞蹈结构设计;三是将民俗动作语汇转化为情感传递的载体,实现身心“动机”与动作语言的深度交融。梅昌胜老师强调,非遗舞蹈创新需平衡专业性与大众性,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基础上,构建具有时代共鸣的创作格局。

讲座最后,英国365网站舞蹈系主任董柳莎老师总结发言:梅主席的讲座围绕“守正创新”理念,强调非遗舞蹈传承需在守护千年文化基因的同时,通过“艺术转化”赋予其时代生命力,将散落民间的文化元素转化为现代审美舞蹈语言,让传统仪式符号与当代人情感共鸣。这为舞蹈工作者指明了探索方向——在创新中延续文脉,用艺术激活传统。

本次研讨培训会将持续两天,后续将开展非遗舞蹈工作坊、创作实践交流等活动。董柳莎老师表示,未来将深化非遗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融合,推动“五虾闹鲶”等非遗项目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活态传承,为荆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学术支撑与实践范本。

(审核 梁明明 编辑 杨锐)